臨床生物化學(xué)/空腹型低血糖癥
醫(yī)學(xué)電子書 >> 《臨床生物化學(xué)》 >> 糖代謝紊亂 >> 低血糖癥 >> 空腹型低血糖癥 |
臨床生物化學(xué) |
|
正常人一般不會因為饑餓而發(fā)生低血糖癥,這是因為正常的調(diào)節(jié)機制可維持血糖濃度>2.8mmol/L(50mg/dl)。成年人空腹時發(fā)生低血糖癥往往由于葡萄糖利用過多或生成不足。如果懷疑病人有此型低血糖癥,可以按圖3-5所示檢查程序找出原因。
表3-4 低血糖的臨床分類
⒈空腹性低血糖癥 | |
①高胰島素血癥:良性、惡性和多發(fā)性胰島瘤,小腺瘤病胰島細胞增殖癥; | |
②非胰性腫瘤;③肝和腎疾病;④內(nèi)分泌疾?。?a href="/w/%E5%9E%82%E4%BD%93" title="垂體">垂體、腎上腺、下丘腦等;⑤ | |
先天性代謝?。?a href="/w/%E7%B3%96%E5%8E%9F%E8%B4%AE%E7%A7%AF%E7%97%85" title="糖原貯積病">糖原貯積病等;⑥各型新生兒低血糖癥;⑦自身免疫性疾病; | |
⑧饑餓 | |
⒉刺激性低血糖癥 | |
①外源性低血糖因子:藥物、毒物;②反應(yīng)性低血糖癥;③遺傳性果糖失耐; | |
④半乳糖血癥;⑤酒精性低血糖癥 |
圖3-5 空腹型低血糖癥的診斷程序
若測得12小時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<2.8mmol/L,可診斷為低血糖癥。進一步檢測胰島素(I)與葡萄糖(G)的比值(I/G),如I/G>0.3,提示為胰島素瘤,如測其C肽和胰島素原也會增高。若I/G>0.3的低血糖者,還可做以下檢測以進行鑒別診斷(見力圖3-6)。胰外腫瘤病人血清中可以有類胰島素活性物質(zhì),后者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。空腹性低血糖預(yù)后比刺激性低血糖癥差,且難以用食物控制。
![]() ![]() 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臨床生物化學(xué)/空腹型低血糖癥”條目 http://www.31365zzz.com/w/%E4%B8%B4%E5%BA%8A%E7%94%9F%E7%89%A9%E5%8C%96%E5%AD%A6/%E7%A9%BA%E8%85%B9%E5%9E%8B%E4%BD%8E%E8%A1%80%E7%B3%96%E7%97%87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臨床生物化學(xué)/空腹型低血糖癥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