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一级免费欧美精品,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,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,国产中文在线观看

基礎檢驗學/乳頭溢液的脫落細胞檢查

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
醫(yī)學電子書 >> 《臨床基礎檢驗學》 >> 脫落細胞檢查 >> 各系統(tǒng)脫落細胞檢查 >> 乳頭溢液的脫落細胞檢查
臨床基礎檢驗學

臨床基礎檢驗學目錄

乳腺疾病患者中約30%發(fā)生乳頭溢液,可為血性或漿液性。產生乳頭溢液最常見的疾病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,約占乳頭溢液的70%。

一、良性病變乳頭溢液的脫落細胞形態(tài)

引起乳頭溢液的良性病變很少見,主要見于導管擴張癥、慢性炎癥妊娠后期或產后。

1.導管上皮細胞:呈立方形,多成團片狀,有的呈蜂窩狀或柵欄狀排列。異型性不明顯,細胞大小一致,胞質適中,可有小空泡。胞核圓形或卵圓形,形態(tài)規(guī)則染色質顆粒細,核居中或偏位,核仁不易見到(圖21-26)。

乳腺溢液涂片常見的細胞 乳腺溢液涂片常見的細胞 乳腺溢液涂片常見的細胞


圖21-26 乳腺溢液涂片常見的細胞

妊娠后期和產后2個月內,涂片內見上皮細胞及胞核明顯增大,胞質豐富出現(xiàn)空渙,核偏位,有雙核或多核,核仁明顯。

2.泡沫細胞:細胞體積大小不一,成團或散在,15-100μm 。胞質豐富有多量類脂細小空泡,使胞質呈泡沫狀,PAS染色呈陽性反應。核形狀不固定,較小,偏位有的胞質內含吞噬的紅細胞或細胞碎屑。泡沫細胞的來源尚有爭論,可能來自導管上皮細胞可巨噬細胞。

3.大汁腺樣細胞:細胞體積大,胞質豐富,其內可見嗜酸性顆粒,細胞邊界清楚。核大而規(guī)則,核仁明顯。

4.鱗狀上皮細胞:涂片中可見多少不等無核角化細胞或鱗狀細胞,主要來源于乳頭或大的輸乳管上皮。

5.炎癥細胞:炎癥時可見多量中性粒細胞、淋巴細胞漿細胞等。

二、乳腺良、惡性腫瘤脫落細胞形態(tài)

1.乳腺民老家內乳頭狀瘤:是引起乳頭溢液的主要原因血性占67. 5%漿液性占29。5%。涂片中見大量上皮細胞呈大片分布,細胞體積較正常大,胞質豐富,可見空泡。細胞排列成乳頭或有分支,細胞團周邊細胞核常被擠壓變扁,有輕度畸形,出現(xiàn)半月形細胞包圍另一細胞呈呈鑲嵌狀(彩圖15),呈松果樣細胞團,尚可見不等量中性粒細胞、泡沫細胞及吞噬細胞等。

2.乳腺導管內癌:癌細胞呈散在或松散細胞團,顯示癌細胞核重疊、鑲嵌、推擠。核明顯異型性深染,核邊不規(guī)則增厚。癌細胞胞質較少,嗜堿性染色,有的胞質內有分泌空泡。癌細胞常發(fā)生變性,胞質破壞、胞核腫脹、或核固縮,結構均質化。并見腫瘤壞死碎屑。

3.乳頭濕疹樣癌:又稱佩吉特病。初發(fā)癥狀為乳頭瘙癢,以后乳頭表面發(fā)紅、粗糙、進而糜爛,有漿液性滲出物,干燥后凝結為灰黃色痂皮,覆蓋表面。揭開痂皮為顆粒狀肉芽組織,并有少量血水滲出,可利用喬板在滲透出區(qū)或糜爛面刮取涂片。涂片背景有多量炎性滲出物,有漿液、纖維素、中性粒細胞和組織細胞等。另有較多量正常鱗狀上皮細胞,其中可見一種特殊形態(tài)腫瘤細胞胞體大,近圓形,胞質豐富、淡染,胞核大而深染,染色質呈塊狀集結,明顯畸形,此細胞稱為佩吉特細胞,此外尚見分散的腺癌細胞。

32 泌尿道惡性腫瘤脫落細胞形態(tài) | 細針吸取細胞學 32
關于“基礎檢驗學/乳頭溢液的脫落細胞檢查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